工笔画分染方法有哪些
工笔画是很多孩子都在学习的画画艺术,那么你喜欢工笔画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工笔画分染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工笔画分染方法
分染的方法:分染时需一手同时握两支笔交替使用。这两支笔为颜色笔和清水笔。两支笔的含水程度有所区别,颜色笔的水分大于清水笔的水分,因为水总是由多向少的地方浸化。清水笔水分少,会很自然地把水分大的颜色引导过来,颜色自然顺着水笔渗开,呈由浅至深的效果。若清水笔水分大就会把染的颜色冲乱冲花。
具体方法:颜色笔紧贴着线条一边着色,紧接着用水笔把颜色晕染开,过渡要自然。分染脸和手的结构起伏时或用凸染法时,没有线条所依,水笔接得一定要及时,立刻把颜色向四周晕染开,动作慢了颜色边缘很容易留下痕迹。有时为确保安全,可先把所染部位用清水打湿再染。分染时切忌水笔到刚着完色的颜色里搅合,一定要贴着颜色的边缘把颜色引出来,不然颜色就会不匀。分染完一遍必须等颜色彻底干透后再染第二遍。
分染是借助明暗表现结构,要注意结构的起伏变化,不要过分追求明暗,不要有太强的光影感。分染一般从头部开始,然后是服饰、道具背景。分染不宜面面俱到,要注意整体变化,抓住其主要部分、精彩和传神部位,深入刻画,其他部位相对放松些。这样主次鲜明,虚实相映,画面生动。
(1)头部分染
头部分染重点在五官。五官的刻画要严谨、充实、微妙。抓住五官每个细节的刻画,其他部位可放松些。肤色的设定根据对象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及画面色调所需来运用。一般用赭石、朱膘、花青、赭红、胭脂、藤黄、酞菁蓝等几种颜色的不同搭配来表现。肤色的分染要稍有微妙的冷暖变化,但不宜强烈。女青年肤色分染时切忌加墨,如加墨则罩染粉质颜色时容易脏。有斑点的肌理最好,但不宜一次染足,否则墨色易死板而无氤氲;染擦头发与瞳孔时用纯墨色,水分越少越好,可以用唾液蘸笔,用羊毫大楷为宜,使劲揉擦。可分3次染足,注意每次都必须等前一次墨色干后方可进行,千万不可趁湿急染,使其失去蓬松感。所谓染足,即既达到浓密乌黑的厚重感,又不失丝缕分明、层次清晰的蓬松感。第三遍要染出层次,待干后,可略罩一层花青即告完成。瞳孔同样。
(2)眼睛的分染
眼睛是画面中的重点之重点,要格外认真仔细,充分刻画每一个细节;内外眼角、上下眼睑、眼窝、眉弓、鼻根等周围微妙的结构变化要深入得体。上眼睑线条的内外分别用淡墨和淡色反复渲染,使其具一定的厚度,渲染时要注意虚实变化。染外眼角时注意上下眼睑的关系,外眼角染得要虚些,和肤色联系起来。黑眼球要注意深浅虚实变化,既有透明感又不死板,高光可留可不留。眉毛分染注意结构变化及深浅变化,用淡墨反复渲染,注意四周要虚,不然缺乏真实感。
(3)鼻子的分染
根据不同角度分别对待,注意几个体面的转折关系。一般正面鼻子的鼻梁两侧不要染得过于对称,强弱应有所区别。鼻孔不宜加墨渲染,用稍重些的暖色分染即可。鼻头稍作体积,鼻翼相对放松些。
(4)嘴的分染
嘴唇一般用曙红分染,唇中线染得稍重些,上下嘴唇的边缘注意虚实变化。唇裂表现得要含蓄自然,嘴角要着力刻画,它能体现一个人的神情。嘴唇重的地方加胭脂分染,浅的地方加赭石。嘴唇刻画生动了可给人很好的感觉。
(5)耳朵的分染
耳朵的分染不要过分强调明暗关系,要注意其结构变化及颜色变化,一般耳垂血色较明显,可用曙红由下往上逐渐过渡。
(6)面部分染
在分染时,额头要注意其高点及发际部位。发际处于肤色与头发交接处,处理不当头发会显得不自然。可用肤色稍稍染进发根里一些,颜色可相对重些。颧骨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可重可浅,注意其结构变化及虚实变化。脸颊血色(腮红)显示人的健康状况,不可不画,要注意其位置,染得要含蓄自然,用淡曙红分染。染时可先用清水把脸颊部位打湿,趁半干时着色晕开,这样既不留笔痕又显得润泽自然。铺染面部、手、足底色基本以赭石为主,略调一些胭脂或朱砂。要浓淡适度,色调准确,最好一次完成。过淡再敷染一次容易失去光泽,过深更是无法挽回。为避免这两种现象出现,可调好足够量的用色,在另外的同样的纸上试涂一块,待其干后,如果合适再上正稿。注意,调色时要含一定白粉,不然画面很难饱和均匀,但含粉又不宜太多,否则会粉气。如确实不足,可以从背面再涂一次,这是个很好的办法。用笔以大楷羊毫为最好。
(7)头发的分染
头发的分染很重要,把握住头部整体结构的变化及头发本身的变化,借助光源塑造形体。头发的高光留不留都可,若留高光不能过亮过散。先根据头发的分组情况进行反复渲染,然后再从整体角度分染,注意其结构的转折变化。分染头发一定要注意虚实变化,尤其是边缘线及发际部位,处理不当就会板而假。分染头发切忌没有变化的死黑一片,一定要蓬松自然。
(8)手的分染
手和五官一样是体现情绪的重要环节,决不能忽视。手的分染主要是对关节把握及整体结构的转折刻画。注意不同年龄性别的差异。女青年的手分染得要含蓄内在,关节的转折变化不宜过分强烈。男青年的手表现得要充分有力,结构变化明显硬朗,以显其阳刚。老年人的手要注意其皱纹及筋脉的细节刻画,要丰富充实,以展现其沧桑感。分染手时要注意手心手背的颜色变化。一般手心和指端因血色重而比手背的颜色偏红,可用曙红进行渲染。指甲及指甲根部的月牙形状也要认真刻画。接着画手、脚,要求用色均匀即可。待第一遍底色干后,再作第二次渲染。以赭石、朱砂或两者调和,但不能用粉,小心地分层次反复渲染,直至染足为止。待干后,可用赭石或朱砂调和胭脂少许,成分多少,视基调而定,在墨线上淡淡复勾一遍,可去掉墨气而增强血肉之感。勾染与否,效果大不一样。而眉毛、瞳孔和上眼睑则须用花青再勾染一遍,使其显得滋润而含黛色,并能去其因染底色带来的粉气。待干后,画口唇、手指甲和脚趾甲,一般用朱膘。以上几处,干后如发现轮廓有些灰淡,无精神,可再用较浓的墨复勾一次。
(9)衣服的分染
衣服的分染按衣纹的起伏关系及人体的基本结构转折关系进行,塑造其形体、空间。沿着线条的一侧着色,相互衬托,使其具一定的层次体积。颜色根据不同服饰的色彩选定,基本以同类色的透明或半透明色分染。如:朱砂色用曙红或朱礤分染,石绿用草绿,石青用花青色分染等等,以此类推。白色服饰一般用赭石加淡墨分染。重彩画一般画衣服的颜色,多以矿物色的石青、石绿、赭石、朱砂、朱膘为主加以调和。当然,其次如花青、汁绿、藤黄、胭脂、西洋红等植物颜料也用,但不及前者用的多。矿物颜料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鲜艳厚重,二是覆盖性能强,三是浓稠,滋润及渗透性差,难涂匀。但它也具有优点,即容易饱和,干后变化小,显得华丽明亮。用好矿物颜料的前提是先打底和衬好明暗(层次),具体要求是冷色(青、绿类)暖底、暖色(红色、赭石色类)墨底或更深的暖色底(即用红色加墨)。衬好底色后,在正式铺色时,务必要调匀,要有一定浓度和饱和度。如果太稀涂上去就会花花斑斑,很难看;但也不可太浓,易极滞。然后要小心均匀地用笔用色,必须到边到角;在墨线的边缘不能留下一点空隙,但也不能将墨线覆盖。为达到色和线融合后无分离的痕迹,可趁湿用淡淡的水色在墨线上轻轻润染一下,线和色即融合成一体,色艳线浓,精神醒目,效果很好。如果干后不够均匀,可复涂一遍,但这次用色不可太浓,因为它是补充和统一第一遍的不匀或斑驳的缺点。下面逐步示范:头巾:石青加少许石绿以降低其纯度,再调点胭脂,以压火气。而披风则再多加些胭脂,使其比头巾更沉着,且有深浅和冷暖之分。裙子:以石绿为主,调些石青,再加少许赭石,形成偏青绿的暖灰色,沉着、无火气而又明艳。两白袖口之间的绿色内衬衣袖口,用头绿加赭石,调成暖绿再填染。方法和染头巾、裙子一样。顺便说一句,一般工笔重彩画的面积大小和色彩的纯度和鲜艳度在多数情况下正好成反比,面积越大越趋灰,反之色彩越纯、越鲜明。当然,这也是就一般而论的,并不是不变的法则。白衣填粉:要求是要调匀,不可太浓,否则易板滞或干后开裂脱落。填粉的方法和前面的填染头巾、裙子一样。再有一种方法是,可从背面填染,但注意正面一定要均匀。
分染色、墨时,每遍的颜色不宜过重,一遍遍地反复数次,由浅及深,由薄积厚,直至达到满意效果。注意头遍颜色必须干透后方可上第二遍颜色,不然会把头遍颜色带起来,越染越脏。一般来讲,颜色分染的遍数愈多愈显厚重,可遍数多了容易出现浮色,显得颜色漂而不匀。这时就需用清水轻轻地洗一遍,把浮色洗掉,留在画面上的颜色会显得既透明又稳。清洗后如出现漏矾情况,可上遍胶矾水,干后再接着染。
(10)全面打底色
传统打底色多以赭石,或略带些墨;如色调较深部分,亦可用胭脂,或西洋画颜料的深红、大红等,但注意要适当调进一点墨色,方可沉稳而无火气。换句话说,凡打底都必须用暖色。另外,非常浅和淡的或纯白的部分,可以用黄类色,这样显得漂亮而又有层次,不单薄、平板,且和其他部分易协调统一。切忌白色衣饰只用纯白而无其他色衬染,否则显得既粉气又孤立不入调。用的笔以羊毫大楷为宜。衬染时要注意适当控制水分,水分太多,会滋衍线条,易使轮廓模糊不清;弄得不好,画面还会脏污。珠宝首饰及衣带画法一是直接用浓淡渲染出体面,留出高光,或用白粉提出高光,如头上的黄色发饰,怀中的黄瓶,耳环上的红珠及胸饰上的红珠。二是先满铺深红或胭脂加墨的暗红色,待干后再断断续续用石青或石绿、头绿加墨调出的冷灰色覆盖提填。这样形成一种冷暖有反差而又非常沉着华美的玉饰感觉。顺便用淡淡的头绿填染好柳叶,可收到下暖上冷宛若绸缎锦绫的感觉。贴衣的抹胸先用朱砂、胭脂稍加些墨铺底,待干后,再用朱砂覆盖提亮。注意,凡用以上的方法,一是必须以深暖色(暗红、熟褐)铺底,再覆盖浅淡冷色(如国画色青、绿类或水彩、水粉色蓝、绿类均可,或经调和后的各种冷灰色)。二是覆盖时千万别到边到线(和前面提到单纯填朱砂、朱膘色相反),凡贴线处稍淡和留空,或让其淡淡润过去,形成中间浓边缘淡为好。干后会像瓷器的“窑变”一样,既非此亦非彼,是一种混合渗透后的第三种相当复杂漂亮的色彩,往往是一种意外效果,很迷人。
(11)染背景底色
背景的底色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或整个调子的需要,可调成各种色调,但一般以暖灰色为好,色调最好淡一些。染色主要有两种需要:一是烘托人物,尤其是着白色衣饰的人物;二是为画白色顶光或背光做准备,其他颜色的顶光和背光不一定非染底色不可。
(12)清洗方法
把画板倾斜放好,用清水把要洗的部位及其周围用板刷刷湿,以防洗掉的颜色附着在周围地方,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有秩序地来回刷洗,用力要均匀,不可忽大忽小,更不能没有方向地胡乱刷,不然会把颜色洗花。浮色洗掉后,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把水吸走就行了。为了使所洗部分干得快。可用生宣纸吸之,或用吹风机吹干。
胶矾水是画工笔画必不可少的。因现在卖熟绢、熟宣纸的胶矾程度不很够,经过反复渲染或清洗很容易出现漏矾现象,这时就可用胶矾水刷一遍接着再画。有时为了画面需要自己制作熟宣纸或熟绢,方法是把生宣纸或生绢平铺在毛毡上,用板刷蘸饱胶矾水后横竖呈十字交叉用笔涂均匀即可,干透后如觉不足还可再刷一遍。胶矾水的调制:胶最好用食用明胶,这种胶色淡且杂质少,又很牢固。矾通常用食用明矾,比例为1毫克胶配50克矾和1250毫升水,不过水的比例根据自己所需的稀稠程度可多可少。方法是:先把明胶用开水化开,漂去杂质待用,再把明矾研成粉末倒入化开的胶水里(加矾之前,先试一下胶水的温度,不烫手即可,如胶水的温度太高即放入明矾,明矾的作用会减弱),等明矾化开调匀即能使用。
工笔画用笔方法
(1)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工笔画画坏了怎么办
工笔画画坏了、弄脏了有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是彻底清洗法,就是把画坏了的部分全部清洗掉。另一种是保留清洗法,清洗一部分,保留一部分。
(1)彻底清洗法
①把大蒜捣成泥,取出适量放在需要清洗的部位,用毛笔蘸着反复磨擦,直到擦掉为止。然后用毛笔蘸清水把蒜汁洗净,用吸水纸把水吸干,干后重新上过胶矾水可继续作画。
②把一些香烟的烟灰(优质的香烟灰呈白色),放入小瓷盘,调少量清水,用毛笔蘸着在需要清洗的部位反复擦,直到擦掉为止。用清水洗去痕迹,用吸水纸吸于水分,干后上过胶矾水继续作画。
(2)保留清洗法画面上某些地方画脏了、画腻了或是画得效果不理想要改动,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还有的画家把这种方法作为处理画面虚实的方法之一。因为洗过的效果有时很好看,既透明又朦陇,这种感觉是画不出来的。方法是:用毛笔或油画笔蘸清水或肥皂等洗涤剂反复清洗,可洗去表层颜色或墨,透出底色部分,可以上过胶矾继续作画,也可以保留这种效果 以上诸种清洗方法,一般在绢上使用比较合适,如在纸上使用时就要十分小心,因为熟宣纸用水湿过以后非常脆弱,容易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