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试现场,我亲眼看到有人作弊...”
3月SAT考前,我们一位学生非常焦虑,因为他发现身边好多人在作弊,花几万块钱就能考1560.甚至1600分: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翻开小某书,上面的吐槽比比皆是,比如有同学在亚博排队候场时,亲眼看到后面两个同学明目张胆地背起了“面授题”……
不仅SAT考试,近年来,AP、托福,乃至各类竞赛,作弊行径同样屡见不鲜。去年5月AP考试,大量学生疑因作弊被取消成绩;去年11月SAT考试,部分学生在出分后疑因作弊,在12月被CB取消考试记录;今年3月上海某国际高中校长贩卖伪造AP成绩单,导致一名学生申请纽约大学被拒,进而导致该校被美本学校拉进“黑名单”,所有学生无缘录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准备美本申请材料时选择作弊这种不当手段?
1.竞争压力激增:内卷化的留学教育环境
一方面,美本顶尖名校录取率持续走低。以藤校为例,今年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率仅为4.31%,耶鲁大学4.35%,康奈尔大学7.74%……哈佛大学录取率更是跌破3%,创下历史新低。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申请氛围裹挟下,目标美本顶尖名校的家长,为了助力孩子抢占一席之地,卷托福、卷SAT、卷AP、卷各类竞赛已成常态。甚至有些家长为让孩子能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不惜寻求一些 “超常手段”。
另一方面,标化成绩的“竞赛”愈演愈烈。2024年以来,达特茅斯、耶鲁、宾大、哈佛、MIT等名校宣布本科申请恢复提交标准化考试分数,虽然也有一些学校继续推行标化可选政策(比如杜克、范德堡等),但不可否认,优异的托福、SAT/ACT 分数依旧是孩子申请获得满意offer的重要要素之一。为了顺利推开顶尖美本的大门,一些家庭不惜铤而走险,通过时差作弊、找人替考或远程辅助作弊等不正当手段,帮助孩子获取标化高分。
此外,课外活动、科研经历、领导力等软性指标所引发的 “完美人设” 焦虑,致使一些家庭走上了作弊的歧途。为了博得招生官的眼球,一些学生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所谓的“国际级”“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妄图以此彰显自己的学术能力。虚构社团经历的情况也层出不穷,明明未曾在社团中担任要职,却摇身一变成了社团创始人或领导者,编造出一系列虚假活动经历,只为给招生官呈现一个充满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虚假人设。
2.部分机构在利益驱使下的道德滑坡
部分留学中介为谋取利益,全然不顾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为学生提供标化作弊、伪造推荐信、捏造活动等造假服务。
在标化考试辅导环节,一些不良机构更是直接与作弊产业链勾结,为学生提供作弊渠道。他们向学生承诺,能够通过特殊手段确保其获得理想的托福、SAT成绩,全然无视考试的公平性。
在推荐信环节,机构与所谓的行业“权威人士”达成利益交易,让推荐人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为其撰写高度赞誉的推荐信,但内容往往千篇一律、缺乏实质内。
在活动梳理过程中,这些机构常常夸大甚至虚构学生的个人经历与成就,将原本普通的校园活动包装成有深远影响力的大型项目。
更有部分机构打着“保证进入某某学校”的幌子,以“保录取”为诱惑,收取高额费用。在实际操作中,他们也是通过作弊等不正当手段,试图去兑现所谓的“承诺”。
这些机构的行为对整个留学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当家长为虚假成绩单支付高额费用,当机构用流水线生产"完美人设",当招生官面对包装过度的材料难辨真伪,这场集体性失序的代价最终将由整个出国留学教育买单——不仅摧毁了学术公平的基石,更让真正潜心求学的学生沦为作弊产业链的牺牲品。
唯有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才能终止这场没有赢家的“造假”。作为出国行业的一员,对于那些妄图通过投机取巧、作弊手段谋取标化高分的行为,名师汇坚决抵制。也呼吁更多同行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与行业底线,坚信优质服务与诚信经营的“良币”终将驱逐违规作弊、唯利是图的“劣币”,正义与公道必将在留学行业彰显,为学子们铺就一条光明、正道的求学之路。
以上就是关于《“SAT考试现场,我亲眼看到有人作弊...”》介绍。爱思学,您的教育规划师,提供全国SAT培训机构课程免费试听,快速了解费用明细,排名、校区地址,欢迎咨询预约400-808-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