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赴美留学审查升级:除了分数,社交媒体内容也将被严查
在全球留学恢复热潮的当下,美国却在学生签证政策上迈出了让人意外的一步。6月18日,美国国务院正式重启了F类(学术类学生)、M类(职业培训)、J类(访问学者)签证的面谈预约,看似向国际学生敞开了久违的大门,实则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对个人言论的深度审查。
没错,现在赴美留学,除了学术背景、财力证明、语言能力之外,你的社交账号发过什么、点赞过谁、分享了哪些内容,也都将成为签证审查的“隐性考卷”。这项新规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于言论自由、意识形态审查与教育开放性的深层次讨论。
一、政策回顾
在经历了数月的签证暂停后,美国国务院于6月18日宣布重启全球范围内的学生与访问学者签证面谈预约。这个原本应当受到欢迎的利好,却因同步发布的“社交媒体全面审查令”而蒙上阴影。
新规要求所有签证申请人:主动将社交平台账号(包括X原推特、Instagram、Facebook等)设置为公开可见;同时授权美方对这些账号进行内容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人工审核与数据算法筛选;拒绝公开的行为将被认定为“故意隐瞒网络活动”,有可能直接导致签证被拒。换句话说,签证官不仅看你的GPA和语言成绩,还要“看你朋友圈说了什么”。
二、谁最受影响?
在实际执行中,这项政策对于某些特定群体的影响更加明显。近年来,以“国家安全”为理由的签证限制措施集中针对如下对象:来自中国、巴勒斯坦、伊朗等国家的申请人;曾参与社运、发表公开政治观点的个人;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就读的中国学生。而中国申请人中,尤其是持有工科研究计划的学生,也频频遭遇所谓“安全背景审查”的延迟与拒签。
当前在美高校中,国际学生人数超过130万,贡献了大量学费收入、科研力量与教学支持,尤其是在STEM领域,很多关键岗位由外籍研究者承担。
政策的收紧,虽短期内满足政治表达需求,长期却可能带来如下风险:美国高等教育声誉下滑,国际申请量可能逐年减少;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或将成为优先选项;科研合作受限,教育领域不再是“自由地带”,影响长远竞争力。
三、留学家庭的应对建议
面对新的审查规则,学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提前清理社交记录
提前了解清楚政策并删除敏感内容,避免误解;
2.使用实名社交账号进行合理展示
展示学术兴趣、社会参与、个人成长等正面内容;
3.了解签证问答常见问题
准备好关于个人价值观、职业规划等常见面谈问题;
4.合理合法表达观点
在平时保持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注意语境和受众。
留学之路原本是一种文化与知识的交流,如今却被附加上意识形态的考核。这种转变,不仅对个体造成困扰,也可能重塑全球学术格局。
以上就是关于《注意!赴美留学审查升级:除了分数,社交媒体内容也将被严查》介绍。爱思学,您的教育规划师,提供免费留学评估,快速了解全国中介机构费用明细,排名、地址,欢迎咨询预约400-808-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