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区
综合
其他
佳木斯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1995年6月2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成,1996年11月21日正式运作。其中,佳木斯医学院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江军区卫生干部学校,1958年,学校成为本科院校,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佳木斯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1959年调整为佳木斯工业学校(中专),1976年恢复为本科院校。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49年,原为佳木斯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原佳木斯大学成立于1985年,为市属地方大学。经过58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近9年来,佳大人坚持“砥砺、创新、求实、发展”的方针,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规模较大、学科较多、综合实力较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设有5个学区和1个高科技园区。现有20个学院、2个直属系、32年研究所(室)。卫生部康复人才培训中心和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国家高职高专示范试点单位,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课程,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了“四重建设”工程,加大教育基本条件建设,教学实验楼、体育场馆、游泳馆、图书馆、解剖馆、标本馆、天文馆、音乐厅、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较为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5000万元,学校固定资产总值75000多万元。学校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培养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109人,其中研究生538人,本科生21181人,留学生99人,继续教育学生1593人。学校通过“1511工程”,“1812工程”建设凝聚各方人才,形成了一支勤业敬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使我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生源结构日趋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085人,其中专任教师1385人,教授164人,副教授410人。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注重素质教育,确立了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八大体系建设”,即专业培训体系、学科建设体系、师资提高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学生指导体系、校园文化体系、科研创新体系,构建成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框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学科综合性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三年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本科专业人才8712人。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附属校办产业有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司、液压件厂、印刷厂。学校还设有三个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医疗中心和急重病救治中心;第二附属医院是黑龙江省建院最早、规模最大、水平较高的以口腔疾病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黑龙江省以小儿脑瘫疗育为主的康复医院。三个附属医院年救治患者量近50万人,年收入近2亿元,为三江地区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后勤服务设施齐全,校园内绿树成荫、花木葱茏、景致宜人,2003年度被省建设厅命名为花园式大学。学校坚持走开放式办学道路,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的24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合作和科研合作关系,特别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影响力较大,成为中俄文化教育、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学校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从1999年开始,学校党委连续三届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学校跨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佳木斯大学以优良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励精图治,砥砺创新,力争把佳木斯大学办成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先进文化的培育基地、为科教兴国战略再创新辉煌,再谱新篇章!详情...